我的最愛
(0)
產品比較
(0)

內容創作者必備|4K影片拍攝、剪輯不卡關!儲存裝置全解析

2025 / Jun / 13

對 YouTuber、TikToker 等內容創作者來說,最重要的就是源源不絕的創造力,而要打造完美作品,創作設備的效能當然也必須跟上!尤其儲存裝置更是拍片不可或缺的工具,若硬碟效能不夠、記憶體容量不足,導致傳輸檔案速度太慢,不只拖慢工作時間,剪輯時還容易卡頓。而高效能 SSD 能快速傳輸拍攝一整天的 4K 毛片,搭配大容量記憶體則讓編輯過程流暢,同時剪片、看 Youtube 等多工處理都沒問題。本篇文章 SP 小幫手將帶您了解內容創作者必備的儲存裝置攻略,不管您是剛開始拍片的新手,還是已累積不少經驗的創作者,都能夠筆記下來,選對 SSD 與記憶體就能大大提升工作效率,讓你拍片、剪輯都順暢! 

 

高速外接 SSD 過檔不再等

現在內容創作者有各種形式,不管是 YouTuber、TikToker 或是 Instagram 上的網紅,拍攝影片都是日常工作中最重要的一環。而拍完影片後,最花時間的就是將記憶卡的檔案過檔到硬碟中,隨著畫質從 1080P 進化到 4K,檔案變大,傳輸也更費時。

 

像是 SP 小幫手平常拍社群短片或產品宣傳影片,一整天下來常會累積 20、30 部以上的影片素材。一開始 SP 小幫手使用傳統外接硬碟來過檔與備份,雖然每支影片不長,但傳輸起來還是相當慢,有時候除了主攝影機,還會再用一台拍 B-roll,加上拍 RAW 檔照片,一次整理 3、4 張記憶卡常常要花將近一小時。

SP 小幫手以前使用的傳統硬碟,讀寫速度只有約 640 MB/s,常常因讀寫效能不足而影響資料傳輸時間。後來則換成讀取速度達 1,050 MB/s 的廣穎 PX10 外接 SSD,將記憶卡的檔案直接存入 PX10,現在傳輸 100GB 的素材,即使包含 4K 60fps 的影片檔,也能在兩分鐘內完成。傳輸速度變快後,整理檔案也更方便,有時不到半小時就能將 3 張記憶卡的檔案全部傳完。

ProRes 錄影,外接 SSD 直接存

此外,隨著市場對短影音品質的要求不斷提升,SP 小幫手也開始利用 iPhone ProRes 格式拍短影片,因 ProRes 支援 4K 60fps 高畫質,還能保留更多色彩細節,呈現更自然、細膩的畫面表現,非常適合用來拍攝放在社群上的新品介紹短片,能完整呈現產品的質感。

 

不過,想要拍攝 ProRes 模式,必須搭配外接 SSD 才能錄製與儲存。為了拍片更方便,SP 小幫手選擇具磁吸功能的外接式 SSD,像是廣穎 MX10,拍攝時可吸附在手機背後,動態運鏡也穩定不晃,且 MX10 隨附引磁環,安卓用戶也能使用。如此一來,錄影即可直接儲存在 SSD 中,拍完即接電腦整理,無需轉檔,且其最高讀取速度達 1,000MB/s,錄影與傳檔都快速又省時。

而用外接 SSD 備份影片素材,就無需占用電腦硬碟空間,SP 小幫手將 PX10 與 MX10 作為專門過檔與儲存長影片與短影音素材的 SSD,最方便的是,若您和 SP 小幫手一樣,可以自由安排遠距工作的話,就不用擔心重要素材還困在公司桌機裡。只要把影片素材和剪輯專案通通存在 SSD 裡,想後製的時候,插上電腦就能立刻開工。

 

帶著外接 SSD ,等於把整個專案隨身帶著走,在家用筆電繼續編輯也好,出門到咖啡廳工作也沒問題,加上 PX10 與 MX10 的快速讀寫速度,從外接 SSD 匯入素材到剪輯軟體的過程也很順,像很多 YouTuber 或內容創作者平常都會帶著筆電在外剪片,如果擔心筆電空間不夠,用外接 SSD 是很實用的選擇,容量夠,速度也跟得上。

 

內容創作者

選擇讀寫速度高的 SSD,才能讓傳輸過檔更省時。

 

高效能 SSD 素材匯入不卡頓

雖然外接 SSD 方便攜帶,但當 SP 小幫手要剪輯較複雜的產品宣傳片時,仍習慣將素材存進桌機的內接 SSD 再進行後製。除了桌機效能更穩外,有時客戶也會透過雲端提供產品形象照與產品相關影片等,這時直接下載到電腦 SSD 會更方便,不必再透過外接裝置轉存。

 

許多內容創作者也習慣將素材集中保存在電腦中,再進行剪輯,避免分散在不同儲存裝置造成管理困難。尤其是在處理長片時,有更多 4K 影片、圖片、特效與音效等素材大量堆疊的情況下,內接 SSD 通常也較能提供穩定的剪輯。

 

若 SSD 讀寫速度不夠快,不只素材匯入剪輯軟體會變得很慢,甚至連開啟檔案都有可能當機。SP 小幫手就曾遇過,因電腦硬碟檔案過多,導致在開啟與匯入影片時,剪輯軟體編輯到一半就當掉,如果沒來得及存檔,之前編輯好的進度可能就全沒了。

 

因此, SP 小幫手建議在選擇剪輯用的 SSD 時,優先挑選支援 NVMe 傳輸協議,且傳輸介面為 PCIe 的款式,就能更確保減少剪片當機的情況。SP 小幫手則是把桌機原本的 SSD 升級成廣穎 US85 SSD,這款是 PCIe Gen 5 x 4 介面,讀取速度擁有 10,300 MB/s,升級之後,匯入素材就順暢許多,即使是剪輯到一半中途追加匯入,也不會當掉。

 

如果預算有限,也可以考慮廣穎 XS70,具備 7,300 MB/s 的讀取速度,並內建散熱片,不論是進行 AI 影片渲染、圖片與影片生成,這類高負載應用皆容易導致電腦過熱,而 XS70 的散熱設計可有效降低溫度達 40%,同時維持穩定低功耗的表現,對於長時間後製與 AI 應用的內容創作者來說非常實用。

 

內容創作者

想要剪輯匯入素材時能更流暢,SSD 的讀寫速度是關鍵。

大容量記憶體 剪輯更順暢

不只 SSD 很重要,記憶體則是真正讓剪輯軟體能夠順暢運作的關鍵。在後製影片的過程中,除了打開剪輯軟體,通常還會同時開啟檔案資料夾,用瀏覽器看影片找尋靈感、聽音樂紓壓,或是偶爾累的時候看一下 Netflix。

 

然而,剪輯軟體本身就非常吃資源,加上其他程式同時執行,如果記憶體容量不足,不但會卡頓,甚至有可能直接當機。尤其是要處理 4K 影片時,系統負荷更大,每個編輯動作可能都會讓軟體畫面轉圈圈、影片預覽卡住或畫質模糊,連最後輸出影片都可能拖到半小時的等待時間。

 

以 SP 小幫手的經驗來說,雖然平常剪的影片都不長,短影音大約 1 分鐘以內,產品宣傳影片則是 5 分鐘左右,但內容常需加入多張圖片、音樂素材與視覺特效,特別是宣傳影片。有時也需要 用 Photoshop 處理 RAW 圖檔,這樣的工作量對電腦效能的要求自然就需要提高。

那麼,挑選影片剪輯用的記憶體該注意什麼呢?首先可以從「容量」下手,SP 小幫手一開始剪短影音時,使用 16GB 記憶體還算堪用,只是輸出時會稍微久一點,但開始製作 4K 的產品宣傳片後,因素材檔案變大、特效變多,剪輯軟體就容易當機,輸出影片也變得相當耗時。

 

因此 SP 小幫手建議,內容創作者至少配備 32GB 以上的記憶體,才能應對長片的剪輯。 SP 小幫手目前則是使用廣穎 XPOWER Cyclone  48GB 記憶體,這樣的容量對於編輯 4K 影片來說相當足夠。如果是主要使用筆電剪片的內容創作者,也可以選擇筆電專用的廣穎 DDR5 SODIMM 記憶體,容量最高擁有 64GB,無論是剪影片還是修圖都沒問題。

 

而升級記憶體最大的好處,就是即使在剪輯時同時開著瀏覽器、軟體、檔案總管也不會當機。進行編輯與影片預覽時也完全不卡,大大增加剪輯工作效率,也能夠願意做更多編輯的嘗試,創作過程也變得更有成就感。

 

內容創作者

大容量記憶體能讓電腦維持高效多處理,編輯與影片預覽過程更穩定。

 

結語

作為內容創作者,目標就是能夠產出高品質又具創意的作品,如果硬體設備沒跟上節奏,不只會拖慢效率,也可能因剪輯軟體卡頓,像 Youtuber Joeman 就曾在影片中分享,對創作者來說,儲存設備是製作流程中不可忽視的一環,不只是用來放存檔,更是工作過程是否順暢的關鍵。而 3C 開箱頻道「邦尼幫你」也實測過不同容量與速度的記憶體和 SSD 對剪輯效率的影響,結果很明顯,若您常處理 4K 高畫質、多素材堆疊的大型影片專案,48GB 以上記憶體搭配 PCIe Gen 5 SSD 絕對是必備組合,除了能縮短影片輸出時間,也能減少輸出到一半出現藍螢幕當機(BSOD)的機會!

 

SP 小幫手自己也是從最一開始用基本配備慢慢摸索,一路拍到現在有更多案子、更重的後製需求才意識到,好的內容需要硬體撐腰。尤其當剪輯到一半,卻因為設備跑不動而當機沒存檔,辛苦的進度瞬間歸零,那種感覺真的只有經歷過才懂。因此,與其等到意外發生,不如趁早升級儲存設備,對創作者來說,投資夠力又穩定的 SSD 與記憶體,絕對能讓工作更給力!



• • •

 

相關詞彙

相關文章

相關產品

產品比較

你的比較總計 0 件產品

我的最愛

我的最愛總計 0 篇文章

知識中心
定義與詞彙

我們使用 Cookie 以允許我們網站的正常工作、個性化設計內容和廣告、提供社交媒體功能並分析流量。我們還同社交媒體、廣告和分析合作夥伴分享有關您使用我們網站的信息

管理Cookies

隱私權偏好設定中心

我們使用 Cookie 以允許我們網站的正常工作、個性化設計內容和廣告、提供社交媒體功能並分析流量。我們還同社交媒體、廣告和分析合作夥伴分享有關您使用我們網站的信息

查看隱私權政策

管理同意設定

必要的Cookie

一律啟用

網站運行離不開這些 Cookie 且您不能在系統中將其關閉。通常僅根據您所做出的操作(即服務請求)來設置這些 Cookie,如設置隱私偏好、登錄或填充表格。您可以將您的瀏覽器設置為阻止或向您提示這些 Cookie,但可能會導致某些網站功能無法工作。